/images/logo.png
肿瘤患者是否可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来源:CMAPC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21-04-28

目前,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正在全国、全球全面展开。据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已有2亿人口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

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根据制备技术的不同主要分为5类: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DNA、mRNA)。这些疫苗作用机制主要是,疫苗本身(即减毒“改造”后的病毒、或与病毒结构相关的生物部件如核酸)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诱发人体产生针对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和免疫记忆等。当人体再次遭遇活病毒时,免疫系统可快速反应,全歼病毒。

我国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生产和上市的国内新冠疫苗属于灭活疫苗。而美国药企生产的疫苗主要是核酸疫苗。灭活疫苗易于保存、运输,而核酸疫苗则需要在-60-80°度低温保存。灭活疫苗成分复杂、但副作用发生率低、不良反应较轻微。而美国药企生产的核酸疫苗成分单一(理论上可提高免疫的特异性),但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包括发热、乏力、肌肉疼痛,极少数人出现血栓。

所有疫苗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报道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乏力,其它包括咳嗽、腹泻、头痛、恶心和呕吐、未接种部位瘙痒和肌肉疼痛、急性过敏反应、以及缺乏食欲。但这些反应在接种后2-3天可自行消退,一般不应采取药物治疗(除非免疫反应太严重)。

 

肿瘤患者可根据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考虑是否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1. 对于正在处于放疗、化疗时期的患者,由于药物治疗对身体的副作用、而且患者很少出门,可以不接种疫苗,以免造成肿瘤病情恶化。

2. 对于刚刚完成肿瘤手术的患者,如果是早期肿瘤切除,可以在各项肿瘤指标(如癌胚抗原)恢复正常后再考虑是否接种疫苗。

3. 对于无任何症状的肿瘤手术后的亚健康人,可视其本人是否处于易感染病毒的环境而定是否接种疫苗。目前尚不知道接种新冠疫苗造成的免疫反应是否会诱发肿瘤复发和转移,而肿瘤复发和转移比新冠肺炎更麻烦。

 

 

 

© 2018-2020 版权所有 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海洋药物研发中心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路200号 访问量: